人民论坛锐评 | 这项“国补”让消费者省钱又省心
新华社消息:9月1日起,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正式实施。近日,多家银行积极部署相关工作,迅速推动政策落地,努力让广大消费者省钱又省心。
此前,财政部等部门对外发布《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》,这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。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正式落地实施,既是对居民消费能力的一次精准赋能,更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次主动布局,为提振消费、扩大内需注入强劲动力。
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,其基础性作用不言而喻,但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的提升仍面临诸多挑战。在这一背景下,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出台,直击消费痛点。通过财政贴息降低贷款成本,让居民敢消费、能消费、愿消费。
消费是稳定发展的“压舱石”,信贷则是撬动消费这驾“马车”的有力杠杆。在传统消费模式下,居民往往需要积累足够的储蓄才能进行大额消费,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消费的及时性和规模。信贷消费则打破这种限制,让居民能够提前实现消费需求。然而,信贷消费面临着利息成本的问题,较高的利息负担必然让消费者望而却步。而贴息政策通过降低杠杆成本,减少居民的贷款利息支出,让更多人能够“轻装上阵”,为消费市场注入持久活力。
事实上,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并非孤立举措,而是与汽车下乡、家电以旧换新、家装补贴等,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“组合拳”。一方面,汽车下乡、家电以旧换新、家装补贴等政策,在消费品价格上给予补贴,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;另一方面,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为这些消费行为提供金融支持,进一步降低消费门槛、提升消费意愿。从“补贴商品”到“补贴信贷”,政策工具的创新,标志着扩大内需正从“短期刺激”向“长效机制”的转型。这种协同效应使得各项政策相互配合、相互促进,更好激发消费潜力、提升市场活力。
这次出台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定位精准,一头补消费者,一头补经营者。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打破以往对整笔贷款贴息的惯例,精准支持其中用于消费的部分,真正惠及有消费意愿的借款人;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,则精准用于改善相关主体经营状况。政策明确覆盖家用汽车、养老生育、教育培训、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,既瞄准消费升级方向,也兼顾民生刚需,体现“精准滴灌”的治理智慧。政策明确贴息支持范围和额度,确保政策资源精准投向消费关键领域,避免“大水漫灌”,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,让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能发挥最大效益,真正做到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。
当然,好政策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地见效。让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最大程度惠及消费者,多方协同合作至关重要。政府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,为政策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。金融机构需简化申请流程,让消费者能省钱又省心地享受到政策红利。同时,加强对贷款用途的监控,防止出现截留、挪用等问题,确保政策“红包”能精准直达消费者手中。作为消费者更应保持理性,避免因低利率而盲目消费、过度消费。唯有供需两端共同发力,政策红利才能转化为持久的市场活力。
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,是国家“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”的具体实践。我们相信,随着政策覆盖面扩大、配套措施完善,更多人会因贴息政策而敢消费、能消费、愿消费,必将激活消费“一池春水”,让消费“马车”跑得更快更稳,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强劲,百姓的获得感更充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