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论坛网评 | 让“解难题、创实绩”的人才脱颖而出
发展之道,唯在得人。一个城市人才队伍的“厚度”,关乎城市发展根基是否稳固,“高度”则决定城市产业能否拔节跃升。当下,各地引才聚才力度空前,人才总量持续攀升,“高原”之势渐成。如何在“高原”之上,加速培育引领产业升级、驱动技术革新的“高峰”型人才,已成为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、赢得主动的关键。组织部门须以精准识才立新标、系统育才筑新阶、倾心服务植沃土,方能形成群峰竞秀、高峰耸立的生动局面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。
欲立“高峰”,先识俊杰。要坚决破除唯论文、唯职称、唯学历、唯奖项的窠臼,树立紧扣产业需求、突出创新实效的鲜明导向,坚持在科技创新主战场、产业发展第一线识别人才、检验人才,让实战砺真金,凭实绩论英雄。打好“制度松绑+技术赋能”组合拳。制度层面,在科技项目评审、成果转化激励等关键环节,旗帜鲜明地向能破解发展瓶颈、创造显著价值的“高峰”人才倾斜,让“解难题、创实绩”的选才用才导向深入人心;技术层面,深度整合跨部门、跨领域人才信息资源,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构建科学、客观、精准描绘创新能力与贡献价值的人才画像,推动人才评价由经验判断向数据支撑、智能辅助转变,让真才实学脱颖而出、创新价值充分彰显。
识得俊杰是前提,聚而用之才是关键。要善借“东风”,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,深化与高校院所、科研机构、头部企业的产学研用与战略协作,通过共建“人才飞地”、离岸研发中心、协同创新平台等,畅通“智力都市汇聚、成果县域转化、研发地方共享”的通道。支持企业探索设立“首席科学家工作室”“云端实验室”等模式,实现顶尖智力资源的“不为我有,但为我用”。更要着眼长远、苦练内功,集中力量精筑“云梯”。聚焦地方主导产业与未来经济增长点,前瞻布局,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、特色鲜明、吸附力强的产业创新中心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。这些平台应成为“高峰”人才施展抱负的“主战场”、成就事业的“硬支撑”,突破地域限制,助力顶尖智慧攀登事业“珠峰”。
引得来、用得好,更要留得住。组织部门须将服务精度做到极致、将人文温度贯穿始终,构建起匹配顶尖人才期望的“安心无忧”发展环境。高标准推进职住平衡、功能完善的国际化人才社区建设,配套国际学校、高品质医疗、多语种服务、跨境便利化设施等,满足顶尖人才及其家庭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。建立健全“人才服务专员”或“一人一策”专属服务机制,在签证居留、跨境财税、法律咨询等专业领域提供精准、高效的“一揽子”解决方案。赋予顶尖人才充分的战略自主权,支持其自主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、规划技术路线、调配资源,真正成为引领“人才雁阵”振翅高飞的“头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