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论坛网评 | 挂职锻炼重在“真挂实干”
选派优秀干部到重要部门、关键岗位或基层一线挂职锻炼,是促进干部成长成才的“炼金”之法,能让干部经风雨、见世面、壮筋骨、长才干。然而,有的单位和干部却在实践中逐步背离了挂职锻炼的初衷。近日,《中国组织人事报》刊发的《莫让挂职成“走读”》一文,便指出了如今挂职锻炼中存在的“虚挂镀金”问题。
挂职锻炼异化的背后,是干部培养链条的“脱节”。从派出单位到挂职单位再到干部自身,从“选人”到“用人”再到“管人”,任何一环衔接不畅,都会导致挂职锻炼效果大打折扣。要想根治“虚挂空干”的顽疾,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,从选人用人着手、把定岗压担做实、将严管厚爱结合,校准每个环节,让干部能够挂得真切、干出实绩。
“选对人”也要“用对路”。选派干部务必做到人岗相适。组织部门及派出单位应当深入调研挂职地区和单位的发展现状,根据需求结合干部专业背景与能力特长,精准选派、科学定岗。同时注意做好派前工作交接,渐进式完成业务过渡,避免出现“一人离岗、工作停摆”的状况,让挂职干部轻装上阵,心无旁骛地投入新岗位。
“给岗位”也要“压担子”。正所谓“人须在事上磨,方立得住”。挂职锻炼的价值,正在于“事上磨”,磨掉“机关气”,增些“泥土香”;磨掉“浮躁心”,长些“实干劲”。组织部门和挂职单位要敢于“交任务、压担子”,鼓励并动员挂职干部“挑重担、闯难关”。挂职干部也应适度自我加压,主动请缨参与到乡村全面振兴、项目建设、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去,在基层一线摔打历练,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磨砺本领,切实把“挂职经历”转化为“履职能力”。
“抓管严”也要“送厚爱”。派出单位须把握好“放手不撒手”的原则,除必要的组织生活外,不过度干扰挂职干部日常工作。挂职单位应主动担责,将挂职干部纳入日常管理,严格落实考勤、考核制度,用实绩说话。定期组织谈心谈话,了解干部思想动态,帮助解决住宿、家庭等实际困难,消除后顾之忧。对表现突出者,在评优晋升中优先考虑,让“真干者”得实惠,让“实干者”有奔头。
挂职锻炼不是“镀金”的捷径,也不是表演的秀场,而是锤炼本领意志的“熔炉”。唯有派出单位“精准派”、挂职单位“实在用”、干部自身“真心干”,才能使“挂真职”成为必然要求,让“干实事”成为鲜明导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