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论坛网评 | 从改文风破题转作风
文风体现作风、反映党风。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》,第一条就明确提出要“切实精简文件”,要求“坚持‘短实新’文风”。这不仅为公文写作订立规范,更通过文风转变,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。
于精简之中见担当。“短”,不是简单删减,而是去芜存菁、把握本质的硬功夫。实现“短实新”,必须紧扣“高效务实”。行文要开门见山、直陈要义,拒绝穿靴戴帽。例如,汇报应聚焦“进展—问题—建议”,部署须明确“目标—措施—时限”,杜绝空泛议论。严格落实篇幅要求,做到言之有物、意尽言止,让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一线调研和为民服务中,方能在“精简”中锤炼扎实作风。
在求真之中显品格。公文是落实政策、连接群众的桥梁。倡导“实”的文风,本质是推动作风向“实”处转变。严把发文关口,减少不必要的文件,杜绝内容空洞、照抄照转现象,配套文件应当直接提出具体落实措施。坚持问题导向,深入基层、贴近群众,准确把握痛点难点,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,让每一份文件都成为可行可用的“施工图”。党员干部要用群众的语言解读政策、回应关切,让政策话语接地气、润民心,以文风踏实推动作风扎实。
在创新之中显作为。文风之“新”,不在于标新立异、辞藻新奇,而在于思想理念的深度和方式方法的管用,其背后体现出干部是否具备勇于担当、善于作为的作风素养。让文风真正“新”起来,关键在于让作风硬起来。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,把新理念新方法融入写作中,积极运用数字化、可视化等手段,适当通过图表、视频等多种形式解读政策,增强传播效果。要敢于直面现实问题,在分析新矛盾、解决新问题中体现创新思维和务实担当,真正以“短实新”的文风涵养过硬作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