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论坛网评 | 让生态之美成为发展底色
8月15日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二十年的日子。这一重要理念犹如明灯,照亮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。20年来,从理念到实践,从蓝图到现实,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关乎民生福祉与民族未来的时代命题。党员干部作为时代先锋,应主动扛起生态守护的重任,勇挑重担、奋勇争先,用实干与担当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。
在苏州太湖湖畔,一群红嘴鸥掠过澄澈湖面,在消夏湾划出优美弧线;一片茶园沿着山坡铺展,将“绿叶子”变成“金叶子”;一条“环太湖1号公路”蜿蜒如带,串联起智能网联汽车与古村落的时空对话。这幅新时代的太湖生态文明新画卷,正成为苏州践行“两山”理念的生动注脚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。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生态问题,更是发展问题。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这一理念的科学内涵,将其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实践中,要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。从点滴做起,从身边小事做起,守护每一寸绿水青山,让生态之美成为发展的底色。
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。党员干部要用实际行动践行“两山”理念。在生态修复上,要带头参与植树造林、河流治理等工作,让荒山变绿洲,让污水变清流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推动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,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。在绿色发展上,要积极推动产业升级,倡导绿色生活方式,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新引擎。要具备前瞻性的思维和创新的勇气,积极引导企业向绿色转型,鼓励社会公众践行低碳生活,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,让“绿水青山”与“金山银山”相得益彰。
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,党员干部要担当务实、久久为功,书写生态华章。面对生态难题,要敢于迎难而上,勇于创新突破。在生态保护上,要敢于对破坏生态的行为说“不”,敢于对违规项目“亮剑”。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,用之不觉,失之难存。要以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,守护好每一寸绿水青山。在生态建设上,要善于整合资源、发动群众,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。要发挥引领作用,通过宣传教育、政策引导等方式,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,凝聚全社会的力量。以担当为尺,丈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步,切实守护绿水青山,创造金山银山,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美丽家园。
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。党员干部当以“两山”理念为灯塔,以创新为帆,以担当为桨,破浪前行,将生态之美融入发展脉络,让绿色成为时代最强音,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