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论坛网评 | 要消费 不要浪费
近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“半年报”:上半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.55万亿元,同比增长5%。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%。消费,无疑是驱动经济复苏的“主引擎”。然而,鼓励消费绝不等于铺张浪费,繁荣更非建立在对资源的过度消耗、对物品的不合理使用上。“要消费不要浪费”,需要党员干部带头落实,更应成为整个社会的生活态度。
消费是“引擎”,浪费则难免导致“漏油”。消费的稳定增长,为经济循环畅通、产业升级和就业稳定提供了核心动力。但是,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,同时应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。超标准的公务接待、舍近求远的培训安排、华而不实的展板画册……这些公务活动中的浪费现象,与新发展理念所要求的绿色低碳、可持续发展格格不入,也与“艰苦奋斗、勤俭节约”的传家宝精神背道而驰。
消费的火焰需要持续添薪,但杜绝浪费的堤坝更要时刻筑牢。力行“要消费不要浪费”,党员干部必须走在前、作表率。这不仅是对健康社会风尚的引领,更是对“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”的深刻践行。过“紧日子”是为了百姓“好日子”,要把宝贵的财政资源用在刀刃上、紧要处,优先保障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基本需求,兜牢民生底线。“过紧日子”,凝结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,彰显着“节用裕民”的政治担当,是以党员干部的“俭”换取人民群众“获得感”的生动答卷。
当然,党员干部“过紧日子”,绝非倡导“没苦硬吃”,更不是走向“少消费、不消费”的极端,关键是要厘清合理消费与奢侈浪费的界限。要赋予消费以理性、责任与可持续的内涵,旗帜鲜明地鼓励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性消费、绿色消费、品质消费,过紧日子,本质上是算大账、算长远账。当党员干部既能严于律己、精打细算过好“紧日子”,又能以身作则、引领理性健康的“好消费”,其双重示范效应必将汇聚成强大正能量,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