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

坚定“三心” 当好乡村振兴“领路人”

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,要坚定“信仰之心”、锤炼“担当之心”、筑牢“为民之心”,当好乡村振兴的“领路人”,与群众携手同行,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。

擦亮政治底色,坚定“风雨不动安如山”的“信仰之心”。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,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、建设、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,能够领导人民完成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,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,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,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。对党忠诚是最鲜明的政治本色,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,把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的提升、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坚定作为“终身课题”,要坚定不移听党话、矢志不渝跟党走,不断筑牢信仰之基、补足精神之钙、把稳思想之舵,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,做到“风雨不动安如山”。

强化实干笃行,锤炼“志在高山行在微”的“担当之心”。“路虽远,行则将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。”新时代新征程上,党员干部要全力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,主动担当作为,以昂扬的姿态逐梦而行,奏响担当作为“主旋律”。要坚持从大处着眼、从小处着手,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想深、想细、想透,真正于细微之处见精神,在细节之间显水平,绝不因事小而不为、事杂而乱为、事难而怕为。要永葆“初生牛犊不畏虎”的生机活力,迎难而上、攻坚克难,在扛重活、挑大梁、压重担中壮筋骨、长才干、强本领,在乡村振兴一线锻造百折不挠、坚韧不拔的品质,锤炼“志在高山行在微”的过硬本领。

勇挑时代重任,筑牢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“为民之心”。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必须始终践行的根本政治要求。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是人民公仆,要常怀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为民情怀,把群众当亲人,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坚持身处一线、心入群众,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摆在突出位置,摸实摸透基层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,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“含金量”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要始终坚持站稳人民立场,勇挑时代重任,在乡村振兴一线搭建起干群“连心桥”,以党员干部的“辛苦指数”换取人民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,切实在为民服务、为民谋福中走稳乡村振兴“致富路”。(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委组织部 耿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