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柳州市:柳南街道四举措巩固禁毒“摘帽”成果
人民论坛网讯(钟超)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柳南街道曾于2018年10月被柳州市禁毒委挂牌为全市重点整治街道。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禁毒工作,通过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推进禁毒重点整治,辖区毒情形势明显好转,2019年12月顺利通过柳州市禁毒委工作验收,实现“摘帽”。“摘帽”后,新一届领导班子接任续干,创新发力,落实四项举措,继续巩固“摘帽”成果。街道在册的社会面吸毒人员见面率和毛发采集率都达到92%以上,排在柳南区前列,高于柳州市平均水平,并创建市级禁毒示范单位1个。
党政齐心发力,持续禁毒攻坚
一是健全领导工作机制。建立街道党政主官为组长,分管领导和班子成员为副组长,挂点社区干部、社区主官为成员的领导工作机制。坚持把重点整治禁毒工作纳入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首要议事日程,与平安建设同规划、同部署、同推进,建立街道、社区、学校、企业的“四级联动”机制,形成党政主导、部门协同、全民共建的禁毒工作格局。二是出台攻坚方案。出台《柳南街道禁毒攻坚工作实施方案》,将全面“明责”、规范“定责”、常态“述责”、精细“考责”、严肃“问责”的要求贯穿全过程,完善和细化禁毒工作考核办法;组建了街道禁毒攻坚十个工作组,落实奖惩制度、签订责任状,确保禁毒工作落到实处。三是落实保障措施。落实人员保障,给街道专门配备2名专职禁毒工作人员,给每个社区配备了3至4名专职禁毒社工;落实经费保障,落实每年 11.4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,用于发放每位禁毒专职社工每月500元的工作补贴,有力保障禁毒工作的顺利和持久开展。
推进网格管理,启用智能管控
一是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。街道按照《社会面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管控办法》,对社会面有吸毒史人员中高、中、低风险人员落实管控措施,按照社区分布落实70个网格进行网格化管理。通过吸毒人员管理服务基础平台,线上建设完善吸毒人员社会化管控系统,线下在街道办事处设立柳南街道禁毒社工服务中心,辖区内建设5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,对吸毒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管控和服务,通过积极开展工作,社区戒毒(康复)人员100%报到。二是落实“四位一体”帮教方法。“四位一体”帮教方法即:邻居帮教、亲属帮教、社区居委会帮教、派出所帮教。对无业或涉世不深的帮教对象采用“动态式”帮教,定期上门进行走访教育,经常送去法制丛书和预防毒品教育读本,做到“以法育人”。三是使用智能系统进行管理。19名禁毒社工全部使用广西吸毒人员智能化管控系统,运用系统更规范管理吸毒人员状态,完善走访、尿检、毛发检测、帮扶教育等机制,以便随时了解辖区内吸毒人员情况,随时采取应对措施。
加大宣传力度,构筑防御网络
一是抓好商圈流动人口的宣传。柳南街道辖区是桂中地区最大的日用百货集散地和批发市场,人流、商流密集。为了充分调动辖区群众参与、支持禁毒工作的积极性,柳南街道把禁毒宣传作为重中之重工作常抓不懈。将禁毒宣传、扫黑除恶和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,在商圈、汽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位置,通过设立宣传栏、悬挂横幅、张贴标语、发放宣传资料、现场宣讲等方式宣传禁毒工作。二是落实“禁毒宣传从娃娃抓起”的工作机制。定期组织深入辖区2所初中、2所小学开展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,并在一所小学建成市一级禁毒展览馆1个,建立禁毒教育示范学校2所。三是建立网格化阵地宣传机制。在辖区5个社区均建有固定的禁毒宣传专栏,70个网格设禁毒宣传点。形成以学校展览馆为中心,以示范学校为主线,以专栏、宣传点的覆盖街道、社区的毒品预防阵地网络。通过系列宣传禁毒活动,进一步提升了全民禁毒意识。
整合各方力量,持续重拳打击
2022年以来,街道在柳南区公安分局、区禁毒办的大力支持下,组织辖区派出所和街道联合执法队、禁毒社工队、社区网格员等,持续开展重点整治工作的力度。尤其加强对娱乐场所、宾馆、酒店、出租屋、物流点等重点部位涉毒活动的打击,破获涉毒案件47起,打击涉毒人员47人,其中刑事11人,治安36人。查处吸毒人员36人、强制隔离戒毒16人。通过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,切实形成禁毒工作的强大威慑力,结合共建共治共享的软实力,促成辖区毒品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,毒情形势持续得到改观。